|
工業互聯網細分能源場景,互聯網、金融、地產后之高收入行業嗎?2021-03-08 工業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形成的新領域、新平臺和新模式,是發展智能制造的關鍵基礎設施。與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不同,工業互聯網鏈接的是人、數據和機器,是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等多個階段。 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場景主要分為設備管理服務、生產過程管控、企業運營管理、資源配置協同、產品研發設計和制造與生產工藝,國內外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場景的分布有所不同。國外應用最多的是設備管理服務,占比達49%,主要是因為國外工業數字化水平較高,對工業數據分析較深入,而國內僅占27%。國內應用占比最高的是生產過程管控,占比為32%,主要是由于我國應用市場需求高、普及率低,帶來較多產線上云的應用實踐,國外占比為24%。資源配置協同分析應用方面,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多,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獲取訂單、解決貸款等問題的創新應用較多,占比高達21%,國外占比僅為6%。 工業互聯網是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的“規模經濟”,工業互聯網是“價值經濟”——一切以為工業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減存”為目標。 在消費互聯網時代,評判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尺度是MAU(月活躍用戶數),而工業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在于能為工業企業帶來多大的ROI(投資回報率),工業企業會以ROI來決定會不會付費。 例如廣東蒙泰基于連續生產工藝,工廠都是采用24小時不停機的方式,每年能耗巨大。據統計,蒙泰控制車間的年能耗成本高達800余萬元,約占全廠每年能耗的50%。2018年12月,廣東蒙泰采用了樹根互聯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通過精準檢測設備運行狀態,并基于根云云平臺構建大數據分析模型,就地優化控制系統,蒙泰每年至少節約總節能量1405728kwh。 參與項目的蒙泰項目經理算了下他們的ROI,節能1405728 kwh意味著節省77萬元的能耗成本,如此直觀的節能降本投資,回收期只需0.65年。 只有ROI這筆賬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是工業企業愿意進一步嘗試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動力。 能源生產和消費企業在碳中和趨勢下面臨較大的“革命”空間,也既能源+互聯網的細分賽道具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尤其是能源生產類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但更加豐富的能源消費類用戶的能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將會更有數據挖掘價值、低碳普及、大自然和諧等現實意義,能源消費和生產類企業都面臨如下變化: 1、誰生產(Who),從生產者到產銷者的變化。如能源從發電企業的生產,轉變為發電企業與產銷者(分布式電源+用戶)共同生產。 2、生產啥(What),從過去的單一能源形態,到多種能源形態聯合(多能互補),再到以能源為載體,提供綜合能源服務(服務產品)。 3、啥工具(Which),傳統工業社會以能源轉換為特征,未來的能源系統以軟件和數據作為驅動力,即軟件定義能源。 4、咋生產(How),從能源的瀑布式單向流動生產(發-輸-配-調-用),到雙向、多源、互動、自治、協作式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呈現出快速迭代、持續優化、動態平衡的特征。 5、哪生產(Where),從過去遠離負荷中心到負荷側就地分布式、去中心化生產,以源網荷儲協調逐級平衡。 再比如天津某食品廠,年能耗2300萬元支出,僅僅是圍繞配電室的傳統值班方式改造,通過泰正能源實施的正能效配電室智能運維服務,就實現每年節約90%成本支出,ROI為0.1年,如果算上由于供配電設備落后而產生的自動化改造部分投入ROI為0.8年,同時企業供配電系統實現了自動化抄表、自動預警、自動報警、數字化報表管理等等安全和管理雙豐收… |